長庚科技大學 114-116年度第二階段高教深耕計畫 「培育健康照護典範人才,實踐永續社會共善願景」
本校定位為實踐「教學與研究並重的健康照護典範學府」,朝向「聲譽卓越.亞洲領先」之願景邁進。 人才培育、產業鏈結及永續發展為本校最重要的辦學任務,透過實證為基礎的校務研究, 推動校務發展及高教深耕計畫,落實「精進教學與品保」。
結合五大教研中心及二大人才培育基地,加值教學與產學鏈結,並設置「永續發展辦公室」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落實技職教育務實的理念,呼應高教深耕計畫「教學創新精進、產學合作連結、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四大面向目標。
奠定堅實基礎,展現卓越成效,為第二階段發展奠定穩固根基
截至112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鏈結實作力、競賽力、證照力的課程數共77門, 修課學生人次達5,521人次;跨域微課程、跨系跨域共授課程合計開設47門, 修課學生人次達2,748人次。
榮獲「2023年第五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鈦金獎、「2023年韓國首爾發明展」金獎及大會主席特別獎、 「2024年第17屆INTARG波蘭國際發明創新展」金牌、「2024年第三十八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獎等多項殊榮。
獲補助之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的學習成效,112學年度第1學期較前一學期同年級排名百分比進步0.82%; 第2學期進步0.91%。學生成績進步比例超過6成, 日間部經文不利學生就學穩定率高達95.22%與96%。
護理領域2023年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國第六名,私立科技大學第一名。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公布「2024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SDG3(健康福祉)」單項排名全國第16名, 私立科技大學第二名。
《遠見雜誌》「2024年第五屆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獲首獎及楷模獎, 展現在醫療健康領域和提高社會福祉持續努力耕耘之決心。
保健營養系與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112年簽署產學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 113年設置「實習模擬藥局」,提升學生實務能力及創業量能。
基於校務研究實證數據,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型態變化,制定精準教學策略
學生更傾向於「由上而下」的學習策略,先掌握新知全貌再逐步拆解。 偏好案例討論、實作實驗、媒體輔助教學等多元化學習方式。
隨著科技融入生活各層面,學習者透過數位裝置與網路資源, 運用多元取徑使學習充滿更多可能性。AI成為各領域關鍵字。
學生具備高度跨域修課意願,「團隊合作能力」被列為基本素養自我評價排序第一。 跨領域合作學生在問題解決、批判思考等能力表現更佳。
為了提升全校各行政教學單位於高教深耕計畫之推動力,透過三級管考進階式滾動修正及調整計畫執行。 針對計畫質量化數據成果及透過本校校務研究中心實證資料分析精進之參考依據, 以持續優化推動本校深耕計畫及辦學永續發展之成效。
持續循環改善,確保計畫執行品質與成效
延續第一階段根基,透過五大主軸、14個分項及30個策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
推動「新生優學園」計畫,規劃系列跨領域課程及特色課程, 積極推動教學、學習與科技鏈結。
以敘事溝通、社會實踐、永續共善為三大目標, 培育兼具博雅人文精神與關懷社會的健康照護人才。
提升實務研究與產學合作成效,強調「做中學」理念, 促進學生國際競爭力。
以「多元啟航」理念,規劃「學生為本」、「向學培力」、 「數據領航」、「多元鏈結」四大推動重點。
強化以事證為本的推動精神,透過系統性的資料收集、分析與評估, 支持行動方案的持續精善。
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實現教育創新與社會永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建立完善的三級管考體系,確保計畫執行力與達成率,透過數據驅動持續優化計畫成效
為使全校各行政、教學單位瞭解高教深耕計畫推動狀況與凝聚共識,本計畫採時間序列進行3級管考, 透過時間序列進階式管考滾動修正計畫及調整執行過程。
搭配本校例行之行政會議、主軸內部會議進行,由負責主軸的行政單位與實際推動業務的學術單位溝通,適時調整執行策略並掌握各主軸的執行進度。
每年召開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諮議委員會議進行PDCA滾動式修正。
每年由教育部技職司實施督導管考。
運用成果與會計平台管理機制,將各主軸成果上傳至平台,並由診斷小組監控執行成效與進度。
計畫相關的質量化數據均存放於雲端資料庫並與本校校務研究中心的資料庫整合, 產出以數據為基礎的校務決策。
鼓勵校內同仁運用資料庫的資料進行招生策略、教研精進、提升行政效率等的改善。
展現執行長庚深耕計畫多年後對本校的成效及其影響力。
負責單位:教務處
協同執行單位:教資中心、護理學院、民生學院
負責單位:通識中心
協同執行單位:教務處、永續辦公室
負責單位:研發處
協同執行單位:護理學院、民生學院、各研究中心、國際處
負責單位:學務處、校務研究中心
協同執行單位:教資中心、秘書室
採用3+級時間序列管考機制:
運用資訊科技提升管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