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軸一:教學創新精進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透過精準輔導、跨域增能、永續發展及實作導向等策略, 培養具備跨域整合能力、創新思維與實務技能的健康照護專業人才。

主軸一架構圖

114-116年核心績效指標總覽

0
分項計畫

涵蓋教學全面向

0
推動策略

系統性教學改革

0
一生一學程目標%

跨域學習普及率

0
就學穩定率目標%

學習支援成效

計畫內容與推動策略

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職場競爭力,實現「學以致用,畢業即就業」的教育目標

計畫核心理念

本計畫以「精準輔導、優質學習」、「跨域增能、多元創新」、「永續發展、達人培育」及「實作為道、實力厚植」為主軸, 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職場競爭力。

新生優學園計畫

自新生入學前即精準對焦背景來源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安排銜接課程,提供適才適性輔導

跨域整合學習

以推動跨域學習為基礎,將創新創業精神及永續發展素養融入課程,鼓勵學生多元探索與成長

STEM智慧照護

結合科技素養與健康照護,推動STEM教育與跨領域合作,促進智慧照護領域的發展

產學實務接軌

強化產學合作,透過類達人學苑及情境學習技能認證培養產業所需人才

執行策略與對應學生基礎能力

執行策略 推動方法 對應學生基礎能力提升
一、暑期線上銜接課程建置
  • 護理系:「細胞生理學」課程,針對商業與管理群、外語群英語類、未修過生物之化工群新生
  • 幼保系:「認識幼兒」課程,針對高中職非幼保科新生
  • 妝品系及保營系:「化學」課程,針對高中職未修過化學課程新生
補足學科先備知識
提升學習自信
建立專業認識
二、STEM素養培植
  • 各系專業必修課程中融入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素養
  • 激發學生創意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 推動「AI教學模式與教具開發計畫」
培養邏輯思維
問題解決能力
科技應用能力
三、智慧照護與健康導向
  • 規劃深度的智慧照護學習營與科技智慧學習週
  • 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合作辦理「智慧照護、產學攜手研習」
  • 融滲STEM學習的校園氛圍
數位健康素養
跨域整合能力
四、產學與跨校資源鏈結
  • 結合專題實作課程進行跨校跨域學習與共同創作
  • 邀請業界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產業趨勢
  • 導入設計思考概念與AIoT技術
實務連結能力
資源利用能力
職場認知能力
五、創新知識轉譯與實作
  • 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實作專題
  • 進行成果發表或參與競賽
  • 將創新專題成果至實務場域驗證
創意思維能力
表達溝通技能
協作能力

跨域學習課程架構

跨域微課程

0.5學分實作導向教學課程

學生不侷限於學系,可自由探索不同的專業與興趣
跨系跨域共授

擷取各系共通知識與技能

以實作為主,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跨領域協作技能
一系一跨校課程

與他校教師合作設計

接觸不同教學方式和同儕群體,提升自主學習與適應能力
一生一學程

與業界教師合作規劃

普及學生跨領域多元能力培育,提升就業競爭力

五大特色課程群

院級高齡課群

由高照系、妝品系、保營系及幼保系共同開設

  • 高齡趨勢與現況、照護政策
  • 高齡身心靈變化、互動與溝通
  • 因應人口高齡化,滿足長者需求
院級管理課群

培養基礎行銷、管理知識與領導能力

  • 融入各系專業特色的管理議題
  • 聘請業界師資實作導入
  • 輔導學生參與管理競賽
EMI課程

沉浸式英語環境建置,實現健康照護雙語人才目標

STEM課程

融入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素養,激發創意思維

永續素養課程

引入SDGs相關議題,設計體驗式學習活動

【1-1 精準輔導、優質學習】關鍵績效指標

1-1-A 精準施策、潛能啟發

銜接課程成效
新生參與率目標 50%
前測後測達顯著差異
職場導向活動
各系辦理場次 至少1場
滿意度目標 4.3分/5分
數位教學發展
困難課程攝錄: 114年:4門 115年:5門 116年:6門
英文課程攝錄: 114年:4門 115年:5門 116年:6門
困難科目輔導
  • 國考系別開設2門輔導課程
  • 各系完成2門數位教材
  • 學期成績及格率≧80%

1-1-B 因材施教、學習躍升

學習預警系統
期中預警輔導通過率 ≧90%
就學穩定率 ≧95.6%
休學率控制 ≦3.62%
退學率控制 ≦2.74%
同儕輔導機制
輔導案數遞增: 114年:10案 115年:12案 116年:15案
課後輔導顧問師:
114年
20門課程
1,200人次
115年
25門課程
1,250人次
116年
28門課程
1,300人次

【1-2 跨域增能、多元創新】關鍵績效指標

1-2-A 跨域互動、增能共進

跨域課程發展
護理學院修讀640人次 民生學院修讀220人次
跨系跨域課程數
114年:12門 115年:14門 116年:16門
選修學生達日間部總數15%→17%→20%
EMI課程推展
0
114年EMI課程
0
115年EMI課程
0
116年EMI課程
英語教學比率 58%起,逐年+2%
EMI培訓教師 80人起,逐年+10人
STEM教育推動
修讀STEM課程學生比例
114年:10% 115年:15% 116年:20%
護理學院
114年3門→116年8門
民生學院
114年3門→116年9門
通識中心
114年2門→116年4門
永續素養課程
SDGs融滲教學教師數
114年:20位 115年:30位 116年:40位
修習SDGs課程學生數
114年:800人 115年:1,000人 116年:1,500人

1-2-B 多元協作、創新賦能

教學實踐計畫
0
114年申請案
0
115年申請案
0
116年申請案
通過率目標 高於全國平均值
延續案申請 逐年提升2件
創新創業微學程
妝品系參與率 每年增加10%
就業相關證照 至少1張/學生
教學研討活動:114年4小時→115年6小時→116年8小時

【1-3 永續發展、達人培育】關鍵績效指標

1-3-A 產學互動、科技鏈結

STEM人才培育
STEM課程參與人數 逐年增加5%
STEM認證學生
114年:30位 115-116年:每年+10%
AI/STEM教材開發教師:每年至少3位,修課人數120人
跨學科專題合作
專題合作案 每年增加2案
國科會大專生計畫 至少1件/年
綠色永續專題 至少1件/年

1-3-B 知行合一、達人造就

OSCE技能認證
0
學生參與率%
0
考試通過率%
0
培訓教師/年
各系每學年發展或修改1例OSCE考題
類達人學苑培育
產業課群修課總人次 500人
業師授課時數 8小時/學期
產業實習人數 40人/學年
護理研究所NP/FNP:4門必修課程業師參與

【1-4 實作為道、實力厚植】關鍵績效指標

1-4-A 實作永續、學用接軌

競賽培育課程數
護理學院
競賽課程:6門7門8門
國科會計畫:3件4件5件
民生學院
競賽課程:6門8門10門
證照課程:5門6門7門
專業證照通過率
護理系
  • • 護理師:超過全國20%
  • • CPR+AED:90%
  • • ACLS:90%
幼保系
  • • 托育人員:高於全國平均
  • • CPR+AED:90%
妝品系
  • • 美容乙級:70%
  • • 指甲彩繪:80%
  • • 美容醫學:90%

1-4-B 學習自主、能力加值

教學助理培育
0
114年聘任案
EMI課程比例80%
0
115年聘任案
EMI課程比例85%
0
116年聘任案
EMI課程比例90%
自主學習社群
社群案數遞增
114年:24案 115年:26案 116年:28案
參與學生數
114年:340人次 115年:350人次 116年:355人次
經驗分享達成率 100%
關鍵實作成果
0
競賽得獎件數
0
專利通過件數
0
研討會得獎

績效管考機制

定期檢核

每季追蹤執行進度,即時調整策略

數據分析

運用校務研究進行成效評估

滾動修正

根據成效回饋調整執行策略

成果展現

透明公開執行成效與亮點